“2014年对游飘来说是颇有意味的一年,这一年他创作颇丰,《见山不见水》、《一席之地》、《成埃》、《木气》,栉次鳞比的成形作品回应了他自2008年广美毕业后6年的游移状态。我们称那六年的中间状态为“游移”或“摇摆”并不是对他当时状态简单与粗暴的归类和描述,实际上这是他当时的真实态,六年的现实状态于他犹为非真且无法与之共语,反倒是常人视为飘渺虚无的乌托邦和有待解读的远方,在他却是真实存在的他山璧。进而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思想和观念的“游移”,终于在数年后淘尽沙砾显形为一系列作品。
对于非真的现实游飘撷取了一种实实在在地叙“空”观“空”的视角。如果说《一席之地》是他将游移落在以物易物,物质与空间于实在界的视觉转换;那么《见山不见水》则是典型的观“在非在”的一次神思出离的“逸”途。以此作为起点开始分析游飘的作品,就会发现他的作品里自带一种终极追问与遽然去我的省思。一种与时间和经验有关的追索在作品里逐步蔓延。在他一系列的行动和实践里,观者可以察觉主体对于表象真实的非信,以及对于世间是否存有一种圆满果效的不认同。即便游飘费尽身、心、灵凿动推出的2015年底的新作“造山图”与“山丘”,于他也是在传递存在的瞬间态与另一种“非常在”的视线。于是我可以推断:游飘享受着这种在虚空里努力凿出虚空的行动。在他从广州当代艺术中心那个六十平方米的空间凿出一堆白灰,并从地表的浅平面逐渐深入进行他的《造山图》的一次性拓本创作时,我们可以体会:当无意义作为存在的本质成立时,对于无意义的叙述也许即称为作者存在的真实意义。”
——郑念缇
广东此次展览为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实验空间第五期项目,由华艺廊、盒子艺术空间与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共同支持主办。艺术家游飘将继2014到2015年于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工作室内创作及展出的两件以时间、空间为艺术思考的载体和受体的作品“见山不见水”与“一席之地”之后,展出于2015年底有关空间探索的新作:“造山图”与“山丘”。
策展人郑念缇在展览行文中提到了她的一个推断:认为游飘享受那种在虚空里努力凿出虚空的行动。而这也正是此次展览的特别之处,展览作品本身来源于展览空间,同空间和与之并行的时间相生相息却又独立而处,互为观照物。